入秋后,饮食方面应该注意哪些地方?
  • 2024-08-08
  • 249

入秋后,饮食方面应该注意哪些地方?

随着季节的更迭,秋风渐起,自然界万物开始进入收获与贮藏的季节,我们的饮食习惯也应随之调整,以适应季节的变化,保持身体的健康与平衡。入秋后,气温逐渐下降,空气湿度减小,人体容易出现干燥、乏力、免疫力下降等现象,因此,在饮食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,以滋养身体,增强抵抗力。

一、润燥养肺,多喝水与汤羹

秋季干燥,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润燥养肺。中医认为,肺主皮毛,开窍于鼻,与秋季的燥气相应。因此,应多摄入一些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,如百合、银耳、莲子、梨等,它们不仅能润肺止咳,还能缓解秋燥引起的皮肤干燥、咽喉不适等问题。此外,多喝水是保持体内水分平衡的关键,每日饮水量应不少于1500毫升,并可适当饮用一些清淡的汤羹,如莲藕排骨汤、冬瓜薏米汤等,既能补充水分,又能滋养身体。

二、均衡膳食,注重营养搭配

入秋后,人体对营养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。此时,应更加注重膳食的均衡与营养的全面性。应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,如鱼、肉、蛋、奶及豆制品,以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。同时,增加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水果的摄入,如菠菜、胡萝卜、苹果、猕猴桃等,它们能增强免疫力,预防感冒等秋季常见病。此外,适量摄入粗粮和膳食纤维,如燕麦、玉米、红薯等,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,改善便秘情况。

三、温补为主,避免过食寒凉

秋季虽凉,但不宜过早进补,尤其是大温大补之物,以免助长秋燥之火。此时,应以温补为主,选择性质温和、易于消化的食物进行调养。如羊肉、牛肉、核桃、板栗等,它们具有温中暖胃、补肾益气的功效,适合秋季食用。但要注意的是,应避免过食寒凉之物,如冷饮、冰淇淋、生冷瓜果等,以免损伤脾胃,影响消化功能。

四、少食多餐,细嚼慢咽

秋季食欲相对旺盛,但也要注意控制食量,避免暴饮暴食。建议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,每餐七八分饱即可,既能满足身体对营养的需求,又不会给肠胃造成过大的负担。同时,吃饭时应细嚼慢咽,充分咀嚼食物,使唾液与食物充分混合,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。

五、调整作息,顺应自然规律

除了饮食方面的调整外,作息时间的调整也至关重要。秋季应早睡早起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以顺应自然界阳气收敛、阴气渐长的规律。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免疫力的提升。此外,还应适当参加户外活动,如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等,以增强体质,提高抵抗力。



六、注意情绪调节,保持心情愉悦

秋季是情绪波动的季节,易产生悲秋之情。因此,要注意情绪的调节和心态的平和。可以通过阅读、听音乐、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来放松心情,缓解压力。保持愉悦的心情有助于身体的健康和免疫力的提升。
 


综上所述,入秋后饮食方面应注重润燥养肺、均衡膳食、温补为主、少食多餐以及调整作息和情绪等方面。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和生活方式的调整,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季节的变化,保持身体的健康与平衡。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,愿我们都能拥有一个健康、美好的身体。
 

健康养生从现在开始!

林培源非入药医学荣获《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》项目

中国健康行业品牌

专注痛症及非健康调理,提高人体温度

传承中药文化,弘扬非入药医学,多敷灸少生病